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知识 > 正文

成都文殊院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2-08-11 17:05:01

姓名测试

  你们有没有去过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玩过呢?比如说成都文殊院这个地方,据说还不错哦,如果你也很感兴趣的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成都文殊院以及相关资料。

成都文殊院

成都文殊院

  成都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是***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文殊院占地20余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乃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风格,全木质建筑,六重正殿依次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历史沿革

  文殊院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隋朝时,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故称信相寺。

  五代时一度改名妙圆塔院。

  宋代仍称信相寺。

  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建筑俱焚,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

  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寇,苦行修持,数年之间行著四方,声名远扬。

  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1697年——1706年),官绅军民捐资重修寺庙,嘉庆、道光年间,文殊院方丈本圆法师又采办了82根石柱,改建、扩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成都文殊院

成都文殊院

  近代时,文殊院香火兴盛。历任方丈都在这里开坛传戒,并办有佛学苑、传习所,培养僧才。抗战时期,高僧大德佛源、太虚、能海等陆续到这里讲经说法。

  *******成立后,****多次拨款修缮寺庙。

  1983年,被***确定为**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寺名由来

  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历经唐、五代、宋、元、明诸朝,过去称为信相院、信相寺,直至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之后,才更名为文殊院。

  大约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信相院荒废的遗址,发愿修复其剃度师信相井觑老和尚曾经住持的道场。因信相院在明末被战火夷为废墟,慈笃禅师便栖身于两株古杉之间,秉持禅修,结茅而居。不久之后,禅师修持卓异,在禅定中显现火光瑞相,老百姓觉得神奇而不可思议,认为他是“文殊菩萨”现世。由于百姓对慈笃禅师密行的仰慕,于是感得官府、士大夫的鼎立支持,遂更名为文殊院。

  由于慈笃禅师德行高洁,声名远扬,康熙**听闻后十分仰慕,曾三次书诏,邀请慈笃禅师进京,但禅师都委婉谢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御赐“空林”绢本横幅,派专使赐抵文殊院,因此文殊院又名“空林堂”。

  上面文章为你讲解的关于成都文殊院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有兴趣的朋友们,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相关推荐

姓名测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