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字故事 > 正文

宁波市鄞州区地名由来及发展

时间:2020-04-30 13:13:02

姓名测试

鄞州区.jpg 

【由来】

今鄞州区在2002年2月1日之前称为鄞县。夏朝初,“鄞”已成为确定的地名,鄞由“堇”和“邑”(阝)两字合成。顾祖禹《读史方舆论纪要》称:“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鄞县由此得名。而正式称为“鄞县”是在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2002年2月1日,撤销鄞县,设立宁波市鄞州区。

【沿革】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鄞县、鄮、句[gōu]章三县,均属会稽郡辖。鄞县的区域包括今宁波的海曙区和今鄞县西南境及奉化、象山一带,县治设在今奉化白杜。鄮县的区域包括今宁波江东区和今鄞县东乡、北仑区及舟山群岛,县治设在宝幢附近的鄮山同谷,即今五乡镇同岙村,旧称鄮廓。句章县包括今市区江北和今鄞县北乡及西乡、旧时慈溪、余姚一带地方,县治设在今慈城附近的乍山城山渡。

西汉初期,鄞、鄮、句章等县先属刘贾的荆国,后属刘濞的吴国。公元前154年,吴地削藩,鄞县复属会稽郡。新莽天凤元年(14年),王莽把鄮县改为海治县,把鄞县改为谨县,仍属会稽郡。东汉光**建武(25年—56年)初年,废谨县名,复改为鄞县。东晋时浙东孙***,**军攻破句章县城城山渡(今慈城南郊)。隆安五年(401年),刘裕在鄞江桥修筑句章新县城,叫小溪镇(今鄞江镇)。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会稽郡为吴州,设吴州总管府。废鄞县、鄮县、余姚县,而把鄞、鄮、余姚、句章之地总称为句章县。这个句章县区域极大,相当于如今宁波、舟山两大市,地方志上称为“大句章”。县治仍在小溪镇。

唐武德四年(621年),句章县被分析,以原鄮县地、鄞县地、句章地设鄞州,以原余姚县地设姚州。武德八年(625年),废鄞州,恢复鄮县名称,县治仍设在小溪镇,隶属于越州。这时的鄮县包括秦汉时鄞、鄮、句章三县,地方志上称为“大鄮县”。开元二十六年(**8年),将鄮县分为慈溪、翁山(今舟山定海)、奉化、鄮县四个县,增设明州以统辖之。县治、州治均设在小溪鄞江桥。这是明州建州的开始。明州属江南东道。鄮县境内有大山,山心有石,石中四穴,可通光亮,号四窗,又名四明,故山名叫四明山,州名也称为明州。大历六年(771年),鄮县县治移到三江口(今宁波城区),州治仍在小溪镇,州、县分为两城。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了三江口,而鄮县县治又迁回到小溪镇。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改鄮县为鄞县,县治从小溪镇迁到三江口。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宁宗即位。翌年,改元庆元,以明州为宁宗潜邸,遂以年号为名,升明州为庆元府,府治设在鄞县(宁波市区)。鄞县属庆元府辖。

元改府为“路”,庆元府变成了庆元路,鄞县属庆元路辖。元末,庆元路为方国珍所据。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方国珍投降朱元璋,朱元璋避“元”字讳,改庆元路为明州府(当时所有含“元”字的路府级别的行政单位均避讳改名或降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讳,朱元璋取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称宁波府。这是宁波定名之始。从明朝初年直至清朝结束,鄞县始终属于宁波府辖。清沿明制,奉化属宁波府。

民国三年(1914年)以原宁波、绍兴、台州三个府合并成会稽道(俗称宁绍台道),道治设在鄞县(宁波城),鄞县为会稽道所辖。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划出鄞县县城及城郊六七里地设立宁波市。宁波市直属于省,鄞县也属省辖,互不管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撤销宁波市建制,复归属于鄞县,宁波重新成为鄞县县城。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月,浙江全省划为12个区。同年将全省划分为6个区,旋增加至7个特区,鄞县属第七特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省**将全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鄞县为第六区专署驻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浙江全省调整为6个行政督察区,鄞县属第二区,第二区专属驻余姚。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宁波从鄞县析出,设宁波市。同时设立浙江省第二专区,鄞县属第二专区辖。同年11月,第二专区改称宁波专区,鄞县为宁波专区辖县。1958年12月29日,鄞县建制撤销,所属地域均划归宁波市。1961年12月15日,鄞县又恢复建制,从宁波市划出,归宁波专区管辖。1968年,宁波专区改为宁波地区。1983年,宁波地区与宁波市合并为地级宁波市,鄞县属宁波市辖。2002年2月1日,撤销鄞县,设立宁波市鄞州区。4月19日正式成立。

相关推荐

姓名测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