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字故事 > 正文

贵州省贵阳市的由来与发展

时间:2020-05-13 10:38:02

姓名测试

贵阳1.jpg 

贵阳市,简称“筑”,别称“林城”。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云贵高原东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

【由来】

“贵阳”之名较早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一书。为什么叫“贵阳”呢?该书说:“郡在贵山之阳故名。”古代在地名的命名中,常以所在地附近的山水阴阳向背取名,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这就是说,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民国三年(1914年)废贵阳府设贵阳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1日,撤贵阳县设贵阳市。

【发展】

春秋时期,今贵阳属柯国辖地。战国时属夜郎国范围。两汉时期隶属牂牁郡。唐朝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贵阳属矩州,矩州是以州南水形状似方矩得名。宋开宝七年(974年)土人首领归附宋王朝,因为当地语音“矩”和“贵”很难分,于是将“矩”字念作“贵”,朝廷敕书记作"贵州"。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顺元路宣抚司,翌年改为宣慰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贵州等处长官司,为顺元路,先隶四川行中书省,后隶湖广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顺元、八番两宣慰司合并,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顺元城(今贵阳)。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贵州建省。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设贵州巡抚驻贵阳军民府。康熙五年(1666年)移云贵总督驻贵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省贵州卫、贵州前卫,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城,改贵阳军民府为贵阳府。

民国三年(1914年)废贵阳府设贵阳县,贵州分为三道,贵阳县属黔中道,为道治;移贵筑县驻扎佐,旋移息烽,改名息烽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1日,撤贵阳县设贵阳市,另置贵筑县驻花溪,直至解放时未变动。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1月23日成立贵阳*****。1954年,贵筑县划归贵阳市辖。1958年,撤贵筑县建置,将市郊划为花溪、乌当两区;原属安顺专区的清镇、修文、开阳三县和原属黔南自治州的惠水县划归贵阳市辖。1959年设白云镇,相当于市辖区一级行政单位。1963年,将开阳县划归遵义专署,修文、清镇两县划归安顺专署,惠水县划归黔南自治州。19**年恢复白云区建置。1992年,清镇撤县设市。1996年1月1日原安顺地区管辖的清镇市和修文、息烽、开阳“一市三县”划归贵阳市辖。2000年1月,贵阳市设立小河区。2006年7月19日金阳新区成立。2012年11月,撤销贵阳市花溪区、小河区,设立新的贵阳花溪区;在金阳新区基础上设立观山湖区。

相关推荐

姓名测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