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字故事 > 正文

潞城市各村名字的由来

时间:2020-05-03 16:05:02

姓名测试

潞城市.jpg 

潞城是长治地区唯一的县级市。辖4镇、3乡、2个办事处、191个村民委员会、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远在商、周两代就有微子国与潞子国之称。秦置潞县,属上党郡, 县城设于今辛安泉镇古城村。

潞城位于长治市东北部,山西省东南部,西北与襄垣县以山为界,东北与黎城县隔河相望,东南与平顺县谷岭交错,西南与长治市郊区接壤,县境轮廓呈不规则四边形状。

潞城境内有华北第二大泉——辛安泉,人称北国小江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高山流水竹伐漂流和绿野漂流是游客的最佳去处,特别是泉域一带绿树成荫风景优美,且文物古迹众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唐宋时期的原起寺、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神头之战纪念碑、微子文化、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濡相融,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奇丽画卷,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第一部分 依据姓氏立村

黄牛蹄乡南庄村,相传该村是姓靳的立村,故得名靳家庄,后来因该庄位于漳河南岸,人们逐将其改为南庄。

黄牛蹄乡秦家庄村,相传该村原名贾村,有秦、贾两姓,后因秦姓人增多,将其改为秦家庄。

黄牛蹄乡王家庄村,相传该村当时为姓王的在此立村,故名王家村,因与另一王家村同名,故改名为现在的王家庄村。

黄牛蹄乡赵庄村,相传该村原为赵姓立村,取名赵家庄,后简称赵庄,1958年平田整地,挖掘一坟墓,墓中石碑有同样记载,但该村现无姓赵者,以冯、郭两姓为主。

黄牛蹄乡上黄村,相传当初姓尚、姓黄的在此立村,定村名为尚黄,后来为书写求简,改尚为上,且姓尚人已死,势败无争议,故得名上黄。

黄牛蹄乡李庄村,大清道光二十年,文庙重修时碑文记载该村就叫李庄,传说该村过去有五大姓氏:刘、栗、李、贾、崔,并取名崔家庄,后因崔衰李兴,改名李庄。

合室乡姜庄村,相传很早以前,河北涉县更东村姓姜的兄弟三人,迁移到此立村。故起名姜庄。

合室乡张家河村,该村是姓张的立村,称为张家,雨季三家岭的山水汇集成河,穿村而过,故得名张家河村。

合室乡王郭庄村,原王家庄、郭家庄、谢家庄为王、郭、谢三家占居,后因人口增多,户数增加,三庄连起来,取名王郭庄。

合室乡申庄村,该村原是姓申的立村,故名申庄。

史回乡李家沟村,传说该村原叫王家沟,后因迁入姓**较多,遂改名李家沟。

史回乡白家沟村,该村是姓白的立村,故名白家沟。

史回乡马池沟,该村由姓马者在此立村,故名马池沟。

史回乡任和村,该村原名任家脑,后因村中姓任者多,彼此不和睦,故改名为任和。

史回乡杨家庄村,相传很早以前,该村原叫聚宝庄,民国十二年,本村地主杨廷芳,依仗权势,将村名改为杨家庄。

史回乡王里堡村,据传说周朝时有十里墩、五里堡之称,该村为其中一堡,因该村姓王的多 ,故名王里堡。

史回乡阎李庄村,该村有一条丁字形沟,自然形成三个庄,李家庄、阎李庄、胡家脑,此三庄均以姓立名。后来,李家庄住户增多,人们便习惯于李家庄为三庄的共同名。解放后,阎家庄居民增多,三庄居住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村 ,人们便定村名为阎李庄。

史回乡宋家庄村,该村原是姓宋的在此立村,故名宋家庄。

史回乡垂阳村,相传很早以前,该村只有崔杨两姓,故定名为崔杨,后来随着移民增多 ,成了杂姓村,人们就将村名改为垂阳。

史回乡郭家堡村,相传很久以前,该村原叫宏门寺,后因和尚不行正道,国家烧毁寺院, 当时此村姓郭的占多数,因此将村名改为郭家堡。

史回乡史回村,相传很久以前,该村姓史、何两姓最多,故得名史何村,后来姓史的居多,占了优势,逐改名为史回。

店上镇周武村,清朝时,该村周围草深林密,狼豹出没,便取名豹村, 后来人们想使这狼豹出没的地方变为丰衣足食之地,改村名为布村,民国时,有个姓周的先生根据村西的武王脑山,改村名为周武。

店上镇西申庄村,相传该村是姓申的人立村,故名申庄。

店上镇曹家沟村,该村历史上姓曹的较多,故起名为曹家沟。

店上镇温村,相传当初是姓温的一家在此立村,故得名温村。

翟店镇贾村,当地有:先有百家宫,后建潞城城之说,据 1974年村南发掘古墓碑记载,东魏天平年间(534年)即有贾村。

翟店镇翟店村,该村地处上党古道,是潞城市古铺司十二处之一,据相传宋朝时有一家姓翟在此经营店铺,由于人口增多,店铺增加,便增加村庄,取名为翟店村。

成家川办事处成家川村,该村原名裴家光村,后因姓成家占了优势,将姓裴者赶走,从而以成姓得名成家川。

成家川办事处王家村,该村居住王、代两姓,原名 “王代庄”,后因官府没批准,定名为王家,又叫王家庄。

成家川办事处李家村,本由3个自然村组成。据说明末清初,从洪洞老槐树下迁来李姓三家,各地又迁来不少人家,因李姓占优势,故名李家村。

成家川办事处米家村,该村居民大多姓米,故得名米家。

成家川办事处苗家村,因是姓苗人立村,故得名苗家。

成家川办事处申家村,据说该村是申姓立村,至今为止申姓最多,故得名申家村。

成家川办事处郭家庄村,该村是由郭姓建村,至今仍为郭姓为多,故名郭家庄村。

成家川办事处成家村,该村居民大多姓成,故得名成家。

微子镇魏家庄村,据说很早以前,此地乌鸦很多,便取名鸦崖地,后因该村大都姓魏,故改名魏家庄。

微子镇贾街村,相传当初该村人都姓贾,故取名为贾家街,后人们为省多余字,便叫现在的贾街。

微子镇王家庄村,相传以前有姓孟的父子二人,从山东来到该村,取名孟家庄,若干年后,又有姓王的来到此地,逐渐村名为孟王庄,因王家人口发展快,占了优势,清朝时,又改村名为王家庄。

微子镇郝家沟村,相传该村是姓郭立村,故原名为郭家庄,数年后,迁移的人家不断增多,因大多数都姓郝,不愿再叫郭家庄,便将村名改为郝家沟。

微子镇韩家园村,相传三百多年前,姓韩的一家在此立村,又以种五果为生 ,故得名韩家园。

微子镇秦家山村,因该村都姓秦,故名秦家山。

微子镇李家庄村,该村是姓**立村,故名李家庄。

微子镇薛家庄村,该村是姓薛的立村,故名薛家庄。

微子镇张庄村,传说该村是姓张的立村,故得名张庄。

辛安泉镇曹庄村,该村是姓曹的立村,故名曹庄村。

辛安泉镇申家山村,该村原是申贾两家在此烧木炭为生,叫申贾山,后来姓申的人增多,贾家绝户,故改为申家山。

辛安泉镇续村,百姓为纪念历史人物续咸,将其出生的村定名续村。

潞华办事处侯家庄村,原名北荆庄,因村中有姓侯一首富,颇有威望,改名为侯家庄。

第二部分 依据方位立村

黄牛蹄乡下河村,该村地处潦河下游,故得名下河。

黄牛蹄乡下黄村,相传原来上河、下河、土脚三庄统称下黄,由于夏季小麦黄的早,故得名夏黄村,日久天长,人们逐将夏改为下,更村名为下黄村,现在的下黄村只包括原来的上河村。

合室乡中村,古时河后、中村、堡头三个自然村为一村,中村地处中部,故名中村。

合室乡东山村,该村古时为余庄一地名,因村位于余庄之东,故名东山村 。

合室乡北行村,该村原名富贤庄,后改为北行。

合室乡西岭村,因该村坐落在西岭山腰,故名西岭。该村原有两个自然村组成,由于原村驻地交通不方便,生存条件差,1990年决定建西岭新村。

店上镇下栗村,据传说很早以前,该村有个姓栗的,与上栗的太师是兄弟 ,因下栗地形低,故名下栗。

店上镇上栗村,据说很早以前,该村有个姓栗的是当朝太师,便定村名为上栗,为时不长,这位太师冒***,满门遭斩,所以现在该村没有姓栗的。

店上镇北村,襄垣县的东回辕村、长治郊区的中村和南村、潞城市的北村和西申庄村因四周丘陵,中间低平,人们俗称五村圪道。由于北村在最北边,因而得名北村。

翟店镇南舍村,相传南、北舍原系一村,原名北垂镇,因在三垂冈北侧而得名(该村东狱庙石柱座雕刻有诗文留有垂居士辛西桂字样),约明朝天后元年(1612年)北垂镇为南、北两大社,因矛盾分为两大村,定名北社、南社,因此镇地处古道,店铺较多,逐将社改为舍。

翟店镇西天贡村,该村位于三垂冈东,地形较高,俗有:淹了大禹脑,淹不了天宫村之说,故得名天宫村,据考北齐初年(公元550年)建村,道光四年(1824年)申子尚等先后考取进士,故改宫为贡,稍后又建东天贡村,因原天贡村在西,又改为西天贡村。

翟店镇小天贡村,该村位于东、西天贡村东,该村较小,故取名小天贡。

翟店镇东天贡村,该村位于三垂岗东,据查原只有一个天贡村,即西天贡, 因该村建于天贡村东,故名东天贡。

翟店镇南天贡村,因该村位于古村东天贡、西天贡的南部,故被命名为南天贡村。抗日战争时期,著名**家***在指挥上党战役期间,曾在此居住过,与本村人民友好相处,传为佳话。

成家川办事处东邑村,据墓碑载:东邑在乾隆年间(公元662年)叫黄邑村,相传原村位于现村西北一里的土家场(土地名),因当时卢医山住有道士,不断下山抢劫,所以该村向东南方向迁移一里,取名东移村,后改名东邑村。

成家川办事处沟东村,该村和台东相隔一沟,建村比台东晚,又在沟的东面,故得名沟东村。

成家川办事处南村,因该村坐落在土山南,故得名南村,因村小,也叫小南村。

成家川办事处峪北村,该村东北靠十二连珠山脉,有山有谷,因而得名峪北。

成家川办事处河西村,该村居民原从下社村迁来,因村坐落在南河西岸,故名河西。

微子镇北街村,该村是殷商时为庶兄微子的封地,故名微子镇。1958年公社化,将微子镇分为子东、子北、子南三个大队,因该村位于微子镇北部,故名子北大队。1984年,实行分级建制改称子东村,为保留微子镇历史现恢复原名北街。

微子****,该村是殷商时纣王庶兄微子的封地,故名微子镇。1958年公社化,将微子镇分为子东、子北、子南三个大队,因该村位于微子镇南部,故名子南大队,1984年,实行分级建制改称子南村,后为保留微子镇历史现恢复原名南街。

微子镇靳村(西靳村、东靳村),相传该村位于雨王山与牛王脑之间,当时两山长满松柏,为禁山,故将该村称为禁村,后来该山发生火灾,山林烧光,不需禁山,便改村名为靳村。1958年公社化,该村分为两个大队,改称靳西、靳东大队,1984年实行分级建制改为靳西、靳东村,根据该村地理实际方位和地名条例的有关规定,经批准,现改为西靳村、东靳村。

史回乡小常村,该村位于大常附近,居民是从大常村迁移来的,故得名小常村。

辛安泉镇上村,该村较石梁地势高,便取名为上村。

辛安泉镇西流村,西流原名晚渡村,相传古时,漳河流经该村,水深河宽,每日下午有神人临流而过,故名晚渡;又传说村南柏坡有一珍珠山,加上风景诱人,恐南人来盗,故在此立村,后因村位于浊漳河西岸,改名为西流。为了便于管理,1964年分为两个村,位于村南部的叫西流南村,位于村北部的叫西流北村。

辛安泉镇南马村,该村原姓马的为主,又靠漳河南岸,故称南马村。

辛安泉镇南马庄村,是南马村的一个派生村,故得名南马庄村。

辛安泉镇南流村,该村位于漳河的南岸,故名南流。

潞华办事处瓦窑头社区,该村原为市区东关,于1961年设为四大队,1988年更名为瓦窑头。

潞华办事处东街社区,位于老城区东部,故名东街。

潞华办事处古南关社区,该村原为东关,于1961年设为一大队,因属古县城的南关,故1988年更名为古南关。

相关推荐

姓名测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