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字故事 > 正文

山西省11个主要城市地名来源

时间:2020-05-03 14:48:01

姓名测试

山西.jpg 

1.太原

山西“太原”一词来源,最早见于《诗经》。此后的先秦典籍多有记载,但仅为地理上的泛称,并非专指一地,其实际处所不尽相同。战国末年,秦国在汾河中游设置太原郡,取“大而加甚谓之太”,“高而平坦谓之原”之意。此乃太原作为行政区划取名之缘起。秦汉及以后各代,均于汾河中游置太原郡、太原府、太原县、太原市等,今太原地区遂有“太原”之专名。

2.大同

辽承唐制,即道--州(府)--县三级。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大同城名始称于此,统二州七县:弘州(河北阳原县)、德州(内蒙丰镇西北岱海边),大同县、云中具、天成县(今天镇)、长青县(今阳高县东南)、奉义县(今大同市东北)、怀仁县(今怀仁东,大同南30公里)、怀安县(今河北怀安镇东南)西京大同广袤20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设留守衙。北门东为大同府衙,西为大同驿。重熙十七年(1048年)分云中置大同县。(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大同名字来源于孔子说的,《礼记·礼运》里提到:理想大道,顺达前行;天下为公,人人平等;诚信和睦,选贤举能;四海之内,皆为亲朋;幼少茁壮成长,青中效力社会,老人乐享天年;鳏夫、寡妇、孤儿、独老、病残之人皆得善养;男子就业理想,妇女婚配幸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诈不贪不懒,天下无贼,世间绝匪。

3.阳泉

“阳泉”,本来是一个泉水的名称。清光绪版《平定州志》卷二《舆地.山川》中载:“阳泉,在州西十五里,泉源有五:一在村南涧中,俗名饮马坑;一在村西野子沟,皆夏秋有水,冬春则涸;一在村北寺沟,相去丈余,水盈盈常不涸;一在张氏山庄问渠亭右侧,深广丈余,石瓮为池,土人常祷雨于此;或曰今村中上港井,亦泉也,今有石槽尚存,后填以巨石,因以为井,皆自平地涌出,本名漾泉,讹为阳泉。”从120年前出版的这部官修的州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阳泉是由“漾泉”讹变而来,且原来是一泉名。榆次——春秋时期称涂水、魏榆,战国时期就称榆次。秦隶太原郡。北魏、北齐两度易名中都县。公元979年,宋**灭北汉,置并州于榆次,越三年,复迁唐明镇,榆次复县制。以后历代县名不改。1958年设榆次市。

4.运城

境内有古盐池,亦称盐湖、银湖。位于运城市区南中条山下,涑水河畔。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组成,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所产盐是水卤经日光曝晒而成,颜色洁白,质味纯正,含有多种钠钙物质,是全国有名的盐产地之一。盐池的开发约有40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运城”就得名于“运盐押运司”,盖由盐而兴之城。

5.长治

地处太行之巅,自古就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又称“上党”。商为黎国,**别都,秦置上党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时设潞安府,廓置长治县,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潞城县小吏陈卿亡命家乡青羊山中,并凭借太行山间险要地形,聚众起事,连陷辽、沁,明廷为之震恐。直到嘉靖七年十月,官军以10万兵力合击青羊山,才将这支农民军剿平。事后,为了加强对地限民悍的潞州实行有效管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明廷特于嘉靖八年二月诏升潞州为府,府城设县。嘉靖**赐府名为“潞安府”赐县名为“长治县”,以祈望这里长治久安。这便是“长治”的由来。

6.忻州

古称“秀容”,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开始活动,至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春秋时期大部分为晋地,战国时属赵。秦汉属太原郡、雁北郡、太平郡,隋为新兴郡、雁门郡,唐、五代、宋为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门郡,金、元、明、清为忻州、代州、保德州。相传汉高祖北上抗击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脱围时大军南撤,到忻口方摆脱追兵。高祖欢颜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7.朔州

战国时为赵国属地,秦时为马邑县,唐代为朔州,宋时为朔宁府,民国元年改为朔县,八十年代末改为省辖市,朔县改为朔州。朔州,为历代兵家争战之地。相传,公元前215年,秦将蒙恬筑马邑城池,置马邑县。这里,历来是胡汉频繁争夺的边关重镇。历史上有得朔州者得三晋,乃至天下之说。

8.临汾

盖因地在汾河之滨而名。汉代的临汾县是指原泰平县和正平县之一部分组成的县。北齐的临汾县指的是今汾西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平阳县为临汾县,原因是隋统治者“恶其(平阳)名也”。晋城——-秦汉称高都县,北魏置建州、高都郡。隋开皇十八年改为丹川县,唐贞观元年始称晋城县,明代荩城县并入泽州,清改名风台县,民国元年复称晋城县。1983年改设县级市,由省直辖。1985年升为地级市,即为现建制。

9.天镇县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北端,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东临河北省怀安县,南毗河北省阳原县,西接本省阳高县,北楔内蒙古兴和县,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天镇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战国时为赵国延陵邑,西汉建延陵县,唐设天成军,辽代改为天成县,明代又改制为天成卫、镇虏卫。清顺治三年(1646年)合成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复置天镇县一直至今。

10.灵丘县

“灵丘”之名始于战国,因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位国君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得名,西汉初置灵丘县,属代郡。东汉光和元年别属中山国,不久废。北魏复置灵丘县,属司州,太和中年属恒州,东魏太平二年为灵丘郡治,隋属蔚州,后陷废。唐武德六年复置灵丘县,重为成州,属西京路。元复为灵丘县,属蔚州,明因亡。清雍正六年,蔚州归直隶(河北省)宣化府,而灵丘则由隶属蔚州改属山西大同府。民国属雁门道。

11.阳高县

山西省阳高县来源,汉置高柳县属代郡,唐称清塞军,辽置长青县,后魏永熙于县置高柳郡,金、元两代改为白登县,明设阳和卫,清雍正三主称阳高县,今因之。阳高县地处省境东北部,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

相关推荐

姓名测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