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医学家 > 王兆俊
王兆俊

王兆俊

王兆俊,是我国著名的寄生虫病学家。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中,坚持以科研指导防治、以防治促进科研的指导思想,通过大量调查证明了黄淮平原黑热病的流行与犬关系不大,属人源型,并与吴征鉴协作证实了中华白蛉是其传播媒介。

个人资料

  • 中文名 王兆俊
  • 国 籍中国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 苏州
  • 出生日期1911年
  • 职 业科学家
  • 毕业院校上海医学院
  • 代表作品《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详细介绍

  王兆俊的简历

  1911年9月29日 生于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

  1934 年于上海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

  1934—1935年 任上海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小儿科住院医师。

  1935—1942年 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传染病医院医师。

  1942—1946年 在苏州开设诊所行医。

  1946—1948年 任安徽省立医院院长。

  1948—1949年 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专攻寄生虫病学,获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1949年 赴意大利、希腊、以色列、埃及、印度,对黑热病、疟疾等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进行考察学习。

  1949—1950年 任山东省卫生厅技正。

  1950—1953年 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黑热病防治总所(1951年改称华东区黑热病防治总所)所长。

  1953—1960年 任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所长。

  1958年 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和山东医学院寄生虫学教授。

  1959年 兼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60—1984年 任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卫生部血吸虫病学术委员会和寄生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疟疾专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方疟疾技术指导组组长,山东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和山东省红十字会副会长。

  1979年 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0年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被指定为“世界卫生组织淋巴丝虫病合作中心”,他担任该中心主任。

  1984年 任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名誉所长。

  王兆俊的主要论著

  1 王兆俊.1161例黑热病病案分析.山东卫生,1950,1(2):36—40.

  2 王兆俊.应用髂骨穿刺法来诊断黑热病.山东卫生,1950,1(2):54—56.

  3 王兆俊.华东区犬利什曼病的流行情况及与黑热病的关系.中华卫生杂志。1953,1(3):114—120.

  4 吴征鉴,王兆俊,何凯增.华东地区白蛉生态的调查研究.昆虫学报,1955,5(4):393—413.

  5 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王兆俊,孟宪诰整理).葡萄糖酸锑钠在黑热病治疗上的实用与疗效.中华医学杂志,1956,42(8):708—716.

  6 吴征鉴,王兆俊.用二二三与六六六杀灭白蛉成蛉及其推广方法.中华医学杂志,1956,42(8):717—733.

  7 王兆俊,吴征鉴.黑热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8 王兆俊.黑热病抗锑原因的初步探讨.中华医学杂志,1958,44(2):126—129.

  9 王兆俊.山东省黑热病防治研究上主要成就.山东医刊,1959,(10):8—13.

  10 王兆俊.何凯增,吴征鉴.黑热病.见:冯兰洲、毛守白主编.寄生虫病学.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383—460.

  11 王兆俊.黑热病实验诊断和黑热病流行病学、防治措施及防治成就.见:赵慰先主编·人体寄生虫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77—85.

  12 王兆俊,吴征鉴,何凯增.1960年来中国黑热病防治研究上的进展.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1(1):65—72.

  13 王兆俊,邵其峰.皮肤黑热病31例分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1(4):10.

  14 王兆俊,吴征鉴主编.杜氏利什曼原虫与黑热病和皮肤利什曼病.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4—22.

  15 王兆俊.黑热病.见:黄树则,林士笑主编.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68—278.

  16 王兆俊.黑热病.见:郑岗主编.中国预防医学的历史经验.第3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08—331.

  17 王兆俊.黑热病.见:张植萍主编.山东省预防医学的历史经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32—441.

  18 王兆俊,邵其峰.中国皮肤黑热病综述.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88,1(1):48—5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