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云的个人简介
刘湘云,著名儿科专家。1920年12月21日出生于上海红房子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原籍浙江省舟山群岛定海县。父亲刘宝余为企业家,肄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因参加学潮被除名,由于精通英语曾在外资公司任职。刘湘云为家中小女儿,出生时其父正在德国考察工业,目睹欧洲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感触极深,激发其引进科技兴办工业,以及迫切需要培养人才的思考。后与人合股创办水泥厂、草帽厂及软管厂等,并在内地投资矿产开发,还积极致力于教育事业,为家乡舟山中小学教育创办人之一。刘湘云自幼丧母,成年前全赖父亲抚养和培育,1927年小学一年级起进入上海清心女子中小学寄宿,每月只可返家一次。漫长的九年寄宿生活锻炼,培育了她一生独立自主、顽强拼搏的意志和能力。
刘湘云的科学成就
小儿麻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和建国初期全国小儿传染病如麻疹、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中毒性菌痢等连年流行,十分猖獗,夺去无数幼小的生命。刘湘云当时任儿科医院副院长,为了抢救每一个小生命,让他们早日康复,她不辞辛劳,日夜忙碌在门急诊、病房第一线,组织会诊抢救,随时可在危重病儿身旁见到她的身影,亲自守护昏迷病儿,搬运冰块降温,或指导青年医师、医学生参加诊治。麻疹大流行时上海全市受染儿童高达50余万,为了阻断传播,尽快控制流行,她还走出医院大门,深入几个街道社区送医送药上门,把预防从社区家庭做起。在繁忙紧张的医疗工作中还不忘钻研业务开展科研,以提高医疗诊断质量,改进抢救水平,如在医院有限的条件下建立病毒实验室,并及时发动全院医护人员总结经验,与顾庆祺教授合编《麻疹》专著,供各地同道参考。
主动防制麻疹
为了主动防制麻疹、脊髓灰质炎施虐危害儿童,敦促和协助各地生物制品研究所制备减毒活疫苗,不久获得成功,在全国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效果,在近20~30年中已使中国几种小儿常见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脊髓灰质炎和麻疹在一些大城市几近绝迹。她多年来精心钻研麻疹、中毒性菌痢、脊髓灰质炎等小儿传染病诊断防治方法,获可喜成绩,其中小儿中毒性菌痢的抢救以及菌痢免疫机制的研究,分别于1958、1962年获卫生部表彰和成果奖。此后,为了开展脊髓灰质炎以及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研究,她克服种种困难带领研究生加强病毒实验室工作。不分白天黑夜,勤奋钻研,在1965年完成《儿童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探讨》课题研究,自制免疫血清分离到各型肠道病毒60多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1974年国内首次发表例数最多、跨时间最长确诊的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引起小儿神经系统感染的论文,指出流行的病毒型别每年不相同,且认为脑脊液分离病毒阳性率不低,可为临床确诊病原的良好实验方法。这项研究成果获同行高度评价。20世纪80年代末她的博士研究生研制柯萨奇B5感染动物模型,试用干扰素免疫导向疗法,取得成功,达国际先进水平。
婴幼儿腹泻是常见病,由于引起肠道感染病毒病原不清楚,腹泻病的流行始终未能很好得到控制。高度的责任心使刘湘云与病毒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自1980年起连续8年对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的检测、快速诊断方法、分子流行病学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在实验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与儿童保健科一道,争取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助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等单位协作,首先国内开展法国制备的轮状病毒WC3疫苗抗原性及反应性研究,并对其效果进行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现场观察。研究结果“WC3轮状病毒疫苗预防中国小儿症状性轮状病毒腹泻效果的观察”论文曾于1990年在华盛顿召开的第四届轮状病毒疫苗研讨会上介绍,获得好评。
提高人口素质,开展儿童保健
儿科医院在1952年建院后不久就建立儿童保健科,医护人员走出医院大门为社区儿童服务。刘湘云一贯重视预防为主,认为要提高人的素质必须从幼年的育儿措施抓起。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就结合儿科系基础儿科学教学,从事儿童保健工作。在国内首先实施对地段社区儿童进行从出生起定期系统监测和管理,经她和儿保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十余年中已使所管辖地段的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超过同时期上海市的标准。她还亲自深入托儿所、幼儿园、城市街道里弄、农村乡镇,从最平凡的基层工作做起,帮助建立各项儿童保健制度。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进行儿童生长发育及儿童营养的调查和研究,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咨询和辅导等。
20世纪70年代,她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市场上当时缺少代乳品,使不少婴儿因母乳不足而发生营养不良。通过农村儿童营养调查她又发现不少6个月以上的婴儿生长发育缓慢的主要原因为缺少断奶期食品和科学喂养知识。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她发动和组织市内儿保工作人员和儿童食品厂等进行婴儿代乳品和断乳期营养食品的研究,终于使一种以黄豆粉、鱼粉和米粉为原料,含有较高优质蛋白质以及强化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的“营养松”研制成功。经过400例婴儿的试喂证明“营养松”是较为理想的代乳品及断乳期食品,其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预防营养不良、降低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她在20世纪80年代带领研究生和儿保科人员重点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父母遗传、出生前后围产期情况、母乳喂养、家庭环境和抚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并长期追踪观察从出生后1个月起到6足岁时的正常儿童生长规律以及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和小样儿)纵向观察16年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而证实随着中国经济形势好转,物质渐趋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儿童保健工作的大发展,使儿童的体格生长一年比一年好,各年龄期小儿身高、体重90年代都较80年代明显增加。低出生体重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故而如何降低早产和小样儿的发生以保证儿童的素质,将为21世纪妇幼卫生的重点任务。
儿童筛查量表
为提供中国儿童智能测试工具,除引进国际常用的儿童智力量表外,她还经数年研究,制订了适合中国城市0~6岁儿童筛查量表,完成全国常模,推广应用,此筛查量表较国际著名的DDST-(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筛查测试有不少改进,能获得更确切的测试结果。为了研究家庭环境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她带领儿保科人员,专门制定了适合国情的家庭环境调查问卷,将从全市各区选拔上来的健康儿童家庭环境与一般儿童的家庭环境相比较,发现有显著的差别,证实幼年时家庭抚育环境对儿童身心发育产生甚大的影响,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听力障碍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和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的发展,早期发现和及早采取相应干预可大大减轻其危害性。刘湘云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与博士生先采用国产仪器研究小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较早提供从新生儿起到6岁,中国儿童不同年龄的正常参考值,便于各地推广应用此种最为精确的测听力方法。以后又采用此法研究各种疾病对儿童听力的影响,并开展对常用小儿听力筛查方法比较等一系列旨在摸索听力障碍早期发现的研究,十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对防治儿童聋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她还积极依靠当地行政领导,发动社会力量,联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卫生学等专业人员,在城市里委街道和农村乡镇开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调查研究社区儿童健康状况,发现问题,采取有利的干预措施。在10余年中对提高该地区6岁以下儿童的全面素质取得显著效果。跨入21世纪,虽然她的年龄已达耄耋之年,仍不遗余力地投身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去,一心只想保护和促进广大儿童的健康献出自己的余热。
刘湘云的个人荣誉
在担任这些工作中,她不计名利,埋头苦干、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为他人着想。凡是她负责的事都能有条不紊出色地完成。为表彰她的勤奋敬业精神和为中国儿童医疗保健事业作出的贡献,党和人民先后授予她“上海市先进儿童工作奖(1964)”、“上海市卫生先进工作者(1978)”、“全国三八红旗手(1978)”、中国福利会第二届宋庆龄妇幼工作“樟树奖”(1986)、卫生部中加儿童健康基金会第三届“诸福棠奖”(1993)、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伯乐奖”(1995)、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1996)、全国优生优育协会“优生优育杰出贡献奖”(1998),以及上海市第五届儿童工作“白玉兰奖”(1999)等荣誉。她当之无愧!她是一位杰出的医学专家、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一生为捍卫儿童健康和幸福奋斗不止,是激励后人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