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名人 > 正文

李陵的生平事迹详解_李陵与苏武的故事

时间:2021-06-16 08:25:01

姓名测试

李陵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他为中国历史战争文化中做出了经典案例,但是围绕他的争议却不曾断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下来看看李陵的生平事迹吧。

李陵

一、李陵的简介

李陵(前2世纪?-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将领李广之孙,中国历史上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

李陵原为汉朝将领,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在浚稽山与数万匈奴骑兵英勇作战,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其后汉**下令将其全家处死,令他断绝了回归汉朝的念想,最后最终以一个匈奴人的身份埋骨于异域。他为汉朝贡献的唯一一次战斗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次以少战多的战斗被详细在于《汉书》之中,为中国古代战争史贡献了一次经典案例。他的传奇使他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经常描写的对象,围绕他产生的争议从未断绝过。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李陵也曾被认为是一位文学家。被誉为汉诗鼻祖的《苏武李陵赠答诗》,便是以他的名义流传于世。不过现今学术界主要认为这些文学作品并非李陵所作,但出于习惯仍然在题目中保留了李陵的名字。

二、李陵的生平事迹

早年

李陵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军事传统的家庭。祖父是汉朝名将,有“飞将军”之称的李广,长期驻守边郡参与过对匈奴的大小七十多次战斗,但却因各种原因在论功行赏时与封侯失之交臂,毕生引以为恨。叔父李敢在漠北大战中追随骠骑将军霍去病立下功劳,包括李陵本人在内,他的家族中三代都出过为国领兵的将领,可称得上军人世家。

李陵的父亲李当户是的李广长子,担任着守卫宫廷的郎官,曾因勇武获得过汉**的赞誉,不幸英年早逝,李陵是作为遗腹子出生的。与他的父亲一样,因为家族的关系,李陵从少年时期就在宫廷中出任武官,他被选为侍中建章监,管理着建章宫中的卫队骑兵。

由于精通骑射、爱护士卒,加上诚实守信、孝顺母亲,这些美好的品格与素质为他赢得了声誉。汉**认为他有其祖父李广的遗风,派他带领八百骑兵越过居延海深入敌境二千余里察看地形。尽管没有遇到匈奴,李陵的初次出征却使他受到信任,**随后将他升为骑都尉,带领从丹阳郡招募来的楚兵五千人屯驻在酒泉、张掖并训练弓箭射术。酒泉郡和张掖郡都是当时新设立的郡,原本是匈奴昆邪王、休屠王的领地。元狩二年(前121年),二王归降汉朝之后成为了无人的荒地,直到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才决定将其纳入汉朝的领土范围,并从内地征发大量军队和移民前往河西一带。在这里,李陵度过了数年为国家戍边的生涯。

太初二年(前104年),汉**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进攻大宛,这次远征持续了数年之久,加上战线过长补给困难,以至于出现了补给队伍从大宛一路相连至敦煌的情形。太初四年(前101年)李陵接到命令,带领五校兵作为李广利的后续部队出征。然而行军到边塞时,得知李广利已经得胜回军。**写信给李陵,让他留下大部队,率领五百轻骑出敦煌、至盐水,至塞外接应李广利的部队班师。之后继续留在张掖,管理其屯卒。

兵出居延

匈奴在漠北大战后受到重创,率众迁徙到更远的北方以躲避汉朝的追击,此后“幕南无王庭”汉朝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对南越和西域诸国的征服上。匈奴仅在太初三年(前102)时趁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对河西发起过一次侵扰,汉朝派赵破奴追击结果全军覆没,赵破奴本人被俘。天汉元年(前100年),匈奴呴犁湖单于去世,此时距离漠北大战已过去十几年。且鞮侯单于继位后一变一直以来对汉朝的敌对态度,主动抛出橄榄枝向汉朝求和,并归还了先前扣押的汉朝使者。为了回应匈奴的善意,汉朝派遣李陵的好友中郎将苏武作为使者,带着礼物和汉朝扣押的匈奴使者出使匈奴,以示和谈的诚意。但因副使擅自与匈奴内部的不满分子勾结意图在匈奴内部制***,事情败露后,整个汉朝使团遭到了扣押。

为了维护国家威望,迫使匈奴释放扣押的汉使。天汉二年(前99年)秋,以匈奴干涉汉朝对车师的进攻为导火索,汉**下令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自酒泉出征,与援助车师的匈奴右贤王交战于天山。**在未央宫武台召见李陵,想安排他为李广利运输辎重。李陵主***,表示他在张掖训练的五千名荆楚勇士,各个武艺高强,身强体健,百发百中,希望能率领他们作为一支**队伍,到阑干山南吸引单于部队,不让他们集中兵力攻击李广利的部队。汉**认为李陵是不情愿担任李广利的裨将,推说军队征发太多,无法给李陵分配骑兵。李陵便向汉**保证,不需要骑兵,只需以少敌多,用五千步兵横扫单于王庭。汉**很赞赏李陵这样的志气,便准许了他的出兵请求,同时诏令强弩都尉路博德带兵在途中接应李陵军。

路博德曾经做过伏波将军并且立功封侯,后来因为犯法而失去地位,被任命为强弩都尉,论资历与经验都在李陵之上。他也不甘于只是给一个晚辈做后援军,便上奏***,称当时是秋天,匈奴马肥不宜与之交战,希望能等到春天时再与李陵各领五千酒泉、张掖的骑兵从东西并击西浚稽山,到时一定可以擒获单于。汉**看了路博德的上奏后很生气,怀疑李陵是怯战才串通路博德上书,一方面训斥了路博德,另一方面勒令李陵写信交代与路博德之间的对话。同时下诏命令路博德进军钩营,截断入侵西河的匈奴军的退路。又令李陵九月出塞至东浚稽山,刺探匈奴的行踪与虚实,然后撤退返回,派遣传令兵汇报见闻。

于是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出居延千余里,向北行军三十日,到浚稽山下驻扎。他将沿途所经的山川地形绘成地图,派遣麾下部将陈步乐送回长安。陈步乐见到汉**后,称述李陵治军有方,将士们愿为他拼死效力。汉**很高兴,提拔陈步乐为郎官。

血战而降

李陵到达浚稽山后,与单于遭遇,被三万骑兵包围在两山之间。李陵将大车环绕起来作为营寨,带领士兵出营外列阵,前排持戟、盾、后排持弓弩,以钲声和鼓声作为展开与停止进攻的信号。匈奴见汉军人少,便直接正面攻击大营,李陵部近身与敌军展开对攻,后排弓弩齐发,匈奴应弦而倒。匈奴向山上逃窜,汉军追击,杀死数千人。单于大惊,召集左右地八万多骑合力进攻李陵军。

李陵向南边打边撤数日,到达山谷中。随着连续作战,汉军的伤亡也在扩大,士兵被弓箭射伤受伤三处的允许躺在车上,受伤两处的驾车,只受伤一处的扔需要拿起武器参与作战。李陵发现部队士气低下,怀疑军中藏有女人。便将士兵们藏在随军车辆中女子一一搜查出来,全部斩杀。第二天再与匈奴交战,又杀死敌军三千余人。随后李陵引兵向东南沿着龙城旧道行军四五日,抵达大泽边上的芦苇地里。匈奴从上风口方向火攻,李陵也命令军中放火烧隔离带以求自救。李陵军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派遣其子亲率骑兵攻击李陵。李陵军利用地形与他们在树林中步战,又杀死数千敌军,并且用连弩射退单于。

这一天,李陵军捉到了匈奴俘虏,从他口中得知匈奴军中对坚持战斗产生了动摇。单于认为这支军队是汉朝的精锐部队,他们一边抵抗一边每天向南面边塞靠近,是为了引诱匈奴的军队进入伏兵的陷阱中,不应再继续深入追击。而其它匈奴贵族则认为,如果单于亲自率领数万骑兵都消灭不了区区数千汉军,会使匈奴在周边小国中的威信扫地,也让汉朝更加瞧不起匈奴。最终他们决定在接下来四五十里的山谷地形中继续发起猛攻,如果在此期间还是不能击溃汉军,令汉军成功抵达平地,到那时便只能退兵。

这时,李陵军的境况愈加危急。匈奴仗着人多,双方一日交战数十次,李陵军又杀死敌军二千余人。匈奴军见情势不利,本想退兵,恰在这时一个叫管敢的军候因为被校尉所辱,投降了匈奴,同时出卖了李陵军的情报。他告诉匈奴,李陵军没有后援,而且箭也快用光了,只剩下李陵及成安侯韩延年麾下各八百人的前排近战士兵,他们分别使用黄色和白色的旗帜,只要用精锐骑兵弓箭射击就能攻破。单于得知大喜,派出骑兵两面出击,并且朝汉军大喊“李陵、韩延年快投降!”同时截断汉军退路,将汉军包围起来依仗山势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箭如雨下。李陵部队向南退走,还没到鞮汗山,一天就把五十万支箭射完了,汉军随即舍弃军车继续撤退。这时李陵军还有三千余人,但是武器已经告急,普通士卒手持从车轮上砍下的车辐,军中的文吏把用来削刮简牍的尺刀也用来充作了武器,背靠着山壁退入峡谷中。单于部队断了汉军后路,把汉军逼近角落,同时从山上投下擂石,汉军伤亡惨重,无法行动。

黄昏后,李陵身着便衣独自走出军营,喝退左右说要单枪匹马去刺杀单于,但许久之后却只能绝望地回到营中,叹息道:“兵败了,只有死路一条了!”有军吏劝他可以效仿当年浞野侯赵破奴,即使被匈奴俘虏也应先保全性命,然后寻求机会返回汉朝,被李陵拒绝。当天晚上李陵下令将旗帜砍断与随军携带的珍宝一起掩埋。又下令解散军队,每人分发二升干饭、一大块冰,半夜时击鼓发令,所有人各自逃命,约定突围后在遮虏鄣会合。李陵与副将韩延年各自上马,有壮士十余人愿意追随他们,匈奴派了数千骑兵在后追赶。最后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没脸回去见陛下!”投降了匈奴。他的军队分散逃离,最终突围成功回到了塞内的只有四百余人。

家人被诛

李陵兵败的地方与边塞只有一百多里,边塞很快获得消息并传回了长安。消息传来之初,李陵生死不明,汉**希望李陵能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而不是被生擒,便召相士来观察李陵的家人以确认李陵的生死,却发现其家人都没有死丧的面相,这意味着李陵还活着。后来得知李陵投降了,汉**大怒,并且责问事前称颂李陵的陈步乐,陈步乐自杀。朝中大臣纷纷谴责李陵的罪行,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辩解。他认为李陵素来人品端正忠于国家,战争本就有风险,在外浴血奋战的人仅仅因为一次失利,在国内偷安享福的人就罗织罪名将其全盘否定,这是不公平的。再者,李陵虽然战败,但他以少敌众所展示出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即使是与古代的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至于他没能死节,应当是想要寻找机会立功报答汉朝。

当时,除了李陵军的东线作战溃败之外,与右贤王交战的李广利军虽然在战斗初期取得一定战绩,但是后来也遭受了巨大挫折,被匈奴大军围困差点遭到全军覆灭的命运。而汉**原本派遣李陵出征只是为了辅助李广利军作战,但因为李陵军与单于主力恶战,使得李广利军没有得到太多功劳。汉**认为司马迁是故意污蔑诋毁功少的李广利来为李陵开脱,便将司马迁下狱,后来以“诬上”的罪名施以腐刑。后来汉**后悔自己不该催李陵出兵,便派人犒赏了李陵部队突围逃回的幸存者。

天汉四年(前97年),汉**在国内大规模征发军队北伐匈奴。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六万骑兵、七万步兵出朔方;因杅将军公孙敖率领骑、步兵三万人出雁门;游击将军韩说率领步兵三万人出五原,三路并击匈奴。又派强弩都尉路博德率领步兵万余人接应李广利军。其中公孙敖被指示深入匈奴腹地援救李陵,但公孙敖与左贤王遭遇,交战之后无功而返,为了避免罪责便推托说捉到匈奴俘虏说李少卿帮助匈奴练兵对付汉朝,所以自己才无功而返。汉**大怒,将李陵家族灭。李氏本是陇西郡有名望的大家族,因李陵的背叛而声誉扫地,同郡士大夫对李家都引以为愧。

汉朝的处罚令李陵伤心欲绝,从此彻底断绝了回归汉朝的想法。他不仅接受了匈奴的官职与婚姻,也接受了他们的文化,改换自己的服装习俗,彻底地融入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之中。

征和二年(前91年),匈奴入侵上谷、五原,同年又攻入五原、酒泉,杀两部都尉。汉廷遣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率领三万余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率领四万骑出酒泉,进攻匈奴。狐鹿姑单于得知汉兵全线出击,命令其部落辎重沿着赵信城向北迁至郅居水;左贤王驱使其部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安扎在兜衔山;单于自己带领精兵渡过姑且水,用坚壁清野对付汉军。李陵作为匈奴军的一员也参加了这次战斗。商丘成的部队追至追邪径,没有遇到匈奴,便班师而还。李陵与匈奴大将率领三万余匈奴骑兵在其后追击汉军,在浚稽山与商丘成的部队大战九日,双方一直打到蒲奴水,汉军作战英勇,匈奴军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兵。

后来汉匈再次通使,李陵责问汉使:“我为汉朝率兵五千横扫匈奴,因为没有援军而失败,有什么对不起汉朝的,要诛杀我全家!”在得知缘由后,李陵表示为匈奴练兵的不是自己,而是投降匈奴的原汉塞外都尉李绪。因为愤恨自己全家因其被杀,李陵派人刺杀李绪。匈奴大阏氏震怒之下想要杀掉李陵,单于只好把他派到北方藏起来,直到大阏氏死后才把他召回。

未归汉朝

且鞮侯单于赞赏李陵的壮勇,将女儿嫁给他,并封他为右校王,后世有学者认为他统治的是在当时的坚昆(即后来的吉尔吉斯)。李陵在匈奴获得了尊贵的地位和先前归降匈奴而被封作丁灵王的卫律一同受到单于的信任,被委以重任。卫律长期在单于庭作为幕僚心腹之臣,而李陵则外派在地方上,遇到大事,才回单于庭参与决议。他们不仅参与匈奴对汉朝的军事行动,也有在外交活动中接待汉朝使者的记载。

后元二年(前84年),汉**去世,以其少子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受命辅政。二人与李陵向来友善,特意派李陵的老朋友兼同乡陇西任立政等三人出使匈奴,借机劝李陵归汉。任立政等人到达匈奴后,一开始是在单于为招待汉使的宴会上见到了陪同出席的李陵,但当时没有单独接触的机会,只能以目视吸引其注意力,多次抚摸佩刀上的环,握住自己的脚,暗示他可以“还归”。后来李陵和卫律单独带着酒肉来慰劳汉使,任立政趁着饮酒搏戏之时,大声说“汉朝已经大赦,中原安乐,主上年少,辅政的是霍光和上官桀!”希望用这样的话来打动李陵。李陵默不作答,摸着自己的头发,委婉地表示:“吾已胡服矣!(我已经是异国人了)”后来趁着卫律去上厕所的间隙,任立政等人立即向李陵挑明了希望他归汉的意图,但最终李陵明确回答“大丈夫不能第二次受辱”,拒绝了这次邀请。

元平元年(前74年),李陵在羁留二十多年后,病死在匈奴,他的血脉留在了草原上。公元前56年,匈奴内乱,李陵的儿子拥立乌籍单于,后来败于呼韩邪单于。

三、李陵与苏武

主条目:苏武

李陵与苏武是曾经在一同在汉朝宫廷中担任侍中的好友。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前一年,苏武出使匈奴遭到扣留,单于想要逼迫其归顺,遭到了严辞拒绝。李陵投降后出于愧疚一开始并不敢主动去见苏武,过了很久,单于听说了二人的关系,便派遣他前往北海去劝降被放逐在那里牧羊的苏武。

李陵到达北海后,为苏武置办了宴席,席间李陵向苏武透露了单于希望劝降的诚意,并劝说他:“你终归是不可能回到汉朝的,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即使坚守信义,也不会被知晓,只是白白让自己受苦罢了。你的两位兄弟早就死了,母亲也已经去世,妻子听说也改嫁了。即使你还挂念着妹妹和子女,十几年过去也不知他们是死是活。人生就如同早上的露珠一样短促,何必在这里长时间的折磨自己!况且汉**年事已高恩威无常,大臣无罪被杀的已有十几家,你的家人也未必幸免。”苏武不为所动,表示自家历代受国家恩养,必当不辱使命效忠国家,自己对于汉**的忠诚就如同儿子对父亲的忠诚一样不需要回报,并表示自己已有必死的决心。李陵被苏武的坚贞不屈所感动,长叹:“唉!真是义士!我和卫律的罪过简直比天还高。”然后流泪与苏武告别。他自己羞于向苏武礼物,因为这会显得像是在夸耀财富,便让妻子出面赐给了苏武牛羊。

后元二年(前87年),李陵再次回到北海见到苏武,带去了汉**已死的消息,苏武闻后对南哭拜,悲哀过度以至吐血。

始元三年,狐鹿姑单于去世。因为子嗣年幼,狐鹿姑单于生前本有意实行兄终弟及,母阏氏与颛渠阏氏为了保全地位,前者谋杀了人心所向的单于异母兄弟左大都尉,后者与卫律合谋排挤掉单于遗言指定的继承人右谷蠡王,强行拥立其子左谷蠡王继位为壶衍鞮单于。致使匈奴内讧,不承认新单于继承合法性的匈奴贵族纷纷出走,不愿意再参加龙城会盟。基于自身的不稳定,匈奴害怕汉朝趁机进攻,于是开始考虑与之结善。为表诚意,匈奴主动提出讲之前扣押不降的汉朝使节苏武、马宏二人送还汉朝。

苏武在始元六年(前81年)返回汉朝,李陵摆酒宴与他送别,席间他表白自己的内心道:“如果汉朝没有诛杀我的家人,我原本也一直希望能像曹沫荆轲那样劫持单于立功赎罪。但**用世间最严苛的刑罚杀戮了我的全家,我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如今说这些只是想让你了解我的本心,你我一分手,再没有相见之日了。”并亲自作起舞唱道:

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催,士众灭兮名已溃。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之后,二人诀别。苏武回到汉朝,大获赞扬,被后世誉为忠臣的典范,李陵则终老于漠北。

苏李题材作品

这对好友诀别的故事成为了一个经典的艺术题材,千百年来不断被后人用各种艺术手法演绎着。这个题材又包含了李陵的浚稽山血战、苏武牧羊北海边以及苏李泣别三个部分。

传世文献中收录的苏武与李陵赠答书信描述的是苏武与李陵在离别后的书信对答,虽然作者署名为苏武与李陵,但在现在通常被认为是后人假托二人的文学创作。十九世纪末问世的敦煌遗书中数篇李陵苏武赠答书信题材的作品,则进一步证明早在唐以前苏**故事便已是流行的民间创作题材。与之同时发现的还有《李陵变文》《苏武李陵执别词》等民间文学作品。

近代考古在东汉墓葬中发现了苏武持节题材的画像砖。从南朝起就一直有假托苏李离别情景的“拟苏李诗”创作。明朝画家陈洪绶两次创作《苏李泣别图》。2007年上海淮剧团创作了改编自苏李故事的新编历史剧《汉魂歌》

苏李赠答诗

《文选》及《艺文类聚》中载有李陵《答苏武书》及《与苏武诗》,苏武《与李陵诗》等文学作品,但自古以来对于作者就一直存在着质疑。有观点认为是后人伪托;也有观点认为是编辑者张冠李戴。但是《答苏武书》与《苏李诗》作为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仍然受到肯定。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何李陵会一直存在着争议而不断。从李陵的生平故事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李陵的人物个性以及历史事件了。

相关推荐

姓名测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