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名人 > 正文

吕宁思:《二手时间》这本书会让读者震撼

时间:2021-05-20 10:35:01

姓名测试

导读:近日,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吕宁思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女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新著《二手时间》会让读者震撼,甚至觉得把它译成中文不是普通的事情,而是一种历史责任。”

吕宁思二手时间会让读者震撼

近日,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女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新著《二手时间》由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吕宁思翻译,中信出版社出版。吕宁思向南都记者透露:“去年看到此书就感到震撼,甚至觉得把它译成中文不是普通的事情,而是一种历史责任。”

和阿列克谢耶维奇前几部重量级作品一样,《二手时间》以大量的采访作基础,以口述方式讲述苏联解体后二十年(1991-2012)的多重困顿。译者吕宁思称它为“红色人类”建立了一座“纪念碑”。也有读者认为《二手时间》是“真正的苏共**祭”。“这本书的文字本身是不华丽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直录别人说话,原文很口语化。但她个人的独白是思考性的独白。”吕宁思说。在翻译过程里,他致力于“用简洁的语言,让读者读懂书里讲述的那一个时代”。该书在国内上市之后获得多方点赞。资深出版家郭米克认为,《二手时间》是一本让人产生“复杂心情”的书,“译笔娴熟准确,几难挑剔”。

南都记者对译者吕宁思进行了专访。

“红色人类的终结”

南都:为什么决定翻译《二手时间》?

吕宁思:《二手时间》出版于2013年。那时候,阿列克谢耶维奇已经获得了几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好几次都呼声很高。她作为一个前苏联的作家,作品在全世界已相当风靡。国内出版界这几年也陆续出版了她的中译本。我30年前译过她的另一本书《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中信出版社去年上半年拿到《二手时间》的版权,他们来找我。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我对它的兴趣超过她以前的一些书。因为它写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个和中国在很多方面息息相关的大国的历史剧变。而她的写作里透露了我们从前十分好奇的话题和历史事实。

阿列克谢耶维奇自己把《二手时间》称为“苏联解体的百科全书”。我觉得这本书确实从民间的各个角度,用一种很冷静的、直接采访的方式,而不是加入第三者描绘的方式,展现了经历过苏联解体的那一代人的遭遇和感受。

南都:你和作者本人有过交流吗?

吕宁思:获奖之前我就跟她联系过,她得知我在翻译《二手时间》特别高兴,对我说:“我希望知道中国读者是怎样读我这些书的。”她的代表作品就是五本书:《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最后的证人》、《锌皮娃娃兵》、《切尔诺贝利的祈祷》以及《二手时间》。这五本书被称为“乌托邦之声”,或者“乌托邦的回声”。她写的是70多年以来整个苏联的大事件,从国内战争、切尔诺贝利……直到苏联解体。

南都:“红色人类”就是书里所说的“苏维埃人”?

吕宁思:对。苏维埃人不是仅仅以民族、国家来区分的,而是指具体的在这样一种乌托邦制度里生活的人。苏维埃人里有俄罗斯人、有白俄罗斯人、有乌克兰人,还有乌兹别克斯坦人……“红色人类”有几代人。他们喜欢看同一种电影,用同一种语气说话,对老歌有共鸣,他们身上有时代烙印,有社会制度烙印,也有思想烙印,也有年龄代沟的烙印。

从1917年十月**一直到苏联解体,“红色人类”应该有两三代人。第一代人还不能称为“红色人类”,第二、第三代人在改造、构建“红色人类”方面就取得了成就,而这种成就随着苏联解体突然崩溃。

《二手时间》是2013年出版的,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12年已经过了20年,20年之后这些红色人类还存在着,他们还在不断地回忆过去。在苏联解体之后,他们以为冲破了社会压制,取得了自由。但他们并没有得到想要的自由,而是遭遇了野蛮资本主义的击打和掠夺。

今年是苏联解体25周年,时间过得很快,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到明年就是十月**100周年。在这100年(一个世纪)里,一个红色帝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个帝国和这种人类确实已经消亡了。从1991年开始到现在经过了25年。

失去大国尊严后的混乱

南都:我读到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二手时间》开头的一篇“参与者笔记”里说,现在在俄罗斯,对苏维埃的回忆好像又成了时尚。

吕宁思:苏联的解体固然有很多原因,特别是由于制度上的僵硬和非人性化。但是,当你砸碎了乌托邦的架构,希望能够突然之间获得自由,可一种没有任何控制和约束的自由,却具有更大的破坏力量。比方说当时苏联搞休克疗法,一些大的国家企业被寡头收购,加之西方资本的灌注,褫夺了苏联人原本认为该属于全民的财产。苏联经历了相当残酷的物价、经济、社会的动荡,到今天这一代人,其实他们并没有从西方人那里得到想要的那种生活。当然,香肠是随便吃了,市场也自由了,但同时,他们发现自己失去了一个大国的尊严。现在俄罗斯人再次出现了对强人、对大国的回忆和向往。

南都:《二手时间》里呈现的社会转型期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是怎样的?

吕宁思:这本书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写的是1991年到2001年苏联解体的经历者十年以来的回忆和见闻。第二部分是2002年(苏联解体十周年之后)到2012年,开放、自由的西方资本主义进来十年之后,俄罗斯到底是怎么样的?两部分都包括亚美尼亚难民、普通民工以及从前的干部的回忆,只是在时代上不同。

苏联解体之后,一部分人还是很怀念当时的大国气氛。事实上,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尽管在斯大林时代饱受苦难,但在新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失去了很多。一些人原来是共青团的、党的干部,由于苏联***宣布解散,下面的各个地区突然群龙无首。还有一些人在过去的旧制度下做很低微的工作,由于混乱时期的出现,他们成了倒爷、商人和强盗,就此发迹。

有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是c ia**

南都: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事例?

吕宁思:这里面有几个事例比较让我感动。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圣诞节,在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发生了“八一九**”。当时戈尔巴乔夫休假去了,一些试图挽救红色苏联的苏**内高层(包括军方)发动***,试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

这场**失败了,因为他们没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他们的整个战术也是混乱的。按照党的纪律,发动**是叛乱。可是十几二十年之后,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叛乱者依然是一些想捍卫苏联的人。其中有一个元帅,在“八一九**”后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室里自杀了。这段记述相当感人。

苏联解体之后,一个老兵到莫斯科参加卫国战争的胜利纪念日。纪念仪式结束,他来到火车站,找不到坐的地方。他看到一间很豪华的大厅,里面有舒适的沙发,想走进去,却被一个年轻女孩很粗暴地拦住。女孩说,这里不是你们来的,这是有钱商人的休息室。老人非常愤怒,他说,这个国家是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们解救出来的,但现在,我们却是受歧视的老一代。

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了持不同观点的人。有的人捍卫叶利钦、反***,有的人也支持戈尔巴乔夫,因为戈尔巴乔夫本身希望建立一个有人情味的社会主义,但戈尔巴乔夫失败了。还有的人认为戈尔巴乔夫就是c ia***,苏联解体就是中情局搞垮超级对手的案例。

还有一段专门采访克里姆林宫的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他讲述了克里姆林宫内部的一些官场潜规则。所有这些都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

还有一些非常个体的采访,比如很俄罗斯化地讲女孩子在动荡时期的爱情。基本上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写到了,有民工,有中亚地区到莫斯科打工的人,也有车臣的恐怖分子,她写他们为什么要去爆破地铁站。读了《二手时间》之后,不管从**上还是从社会上来讲,对俄罗斯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南都:《二手时间》在语调上、风格上跟之前的几本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吕宁思:在风格上是一样的,都是采访,让当事人说话。主题肯定是不同的,但内容上有相同的地方。比如说都是对战争的回忆,也有对

劳改营的回忆。可见斯大林时代,有两件事情在苏联人民的心中是打下了深深烙印的,一个是卫国战争,一个是斯大林的肃反运动。我觉得这五本书里有她一以贯之的风格,只不过写的是不同时代的苏联人,有些素材是相互使用的。

“你看看人家中国”

南都:苏联解体之后诗人索尔仁尼琴回国了,但是回国之后,他也搞不清楚国内究竟是什么状况。在这个时期,知识分子是否和普通人一样经历了精神上的迷茫?

吕宁思:如果经历过中国的时代转变,会发现这本书和我们的经历很有共通之处。因为我们可能也有过他们的思考。老一代人认为有了自由就有了一切,这本书告诉我们,有了自由并不是有了一切。

人的生活是相当复杂的。比如说苏联的知识分子有两个很重要的幸福时刻。一个是传**笑话,还有一个就是在厨房里谈论国***。他们的快感在哪里呢?快感来自不自由。在不自由的空气当中发表言论,就有被压抑后释放出来的快感。他们在厨房里“妄议”国家大事的时候,首先会注意有没有***,看看头顶上的电灯泡里有没有摄像头。他们认为,这就是一种勇气,一种成就。那时候他们偷偷传阅索尔仁尼琴的书,可是当苏联解体之后,当知识分子可以自由出版的时候,很多从劳改营出来的人写的书拿到出版社,出版社看都不看,说这些东西已经太多了。

自由总是相对的。这本书里还讲到一个从小就被抓到劳改营里的人,父母都是高干。他说自己在劳改营里,能吃一块糖,或者气氛稍微有点松动,就感到无上的幸福。可当他真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候,反而觉得空虚了。这是生活的哲理。到底什么是幸福?有的俄罗斯人开始认为,只要在商店里有十种香肠供他选,他就幸福了。为什么那时候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香肠。可是当香肠琳琅满目的时候,反倒觉得惶惑。

南都:你觉得该怎样去阅读阿列克谢耶维奇?

吕宁思:我先引用我的一个朋友、资深出版家郭米克看过样书之后的评论。他看了样书之后说,这里面写了一群还期待着过去的压抑、贫苦、不自由的时代的人,但他也说,《二手时间》是一本让人产生复杂心情的书。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里,有的时候我都不想译,我只想阅读和思考。我为它的内容而感到震撼。为什么产生复杂心情呢?因为这本书里所写、所见、所听、所思想的,在某种程度上和我们是有共鸣的。因为我们也是某一个时代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苏联的**采取的是一种没有规划也没有秩序,同时又完全没有防御性、安全性的方式。

“八一九**”十周年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西伯利亚城市叶尔库斯克街头采访,她问:“如果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功会怎么样?”如果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功了,也就是1991年的“八一九**”成功了会怎么样?有人回答说:“他们会守住一个伟大的国家。”有人说:“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应该作为祖国的叛徒受到审判。”有人认为:“如果**成功,国家就会血流成河,劳改营就会人满为患”。还有人说:“那就不会发生车臣战争”。还有人说:“如果不背叛社会主义,就不会贫富分化。”

相关推荐

姓名测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