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名人 > 正文

神医叶天士治疗中风病的法则和方药

时间:2021-04-30 11:36:01

姓名测试

叶桂(1667年-1746年),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清代名医,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与薛雪等齐名。神医叶天士继承《内经》对中风病的论述,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水不涵木,肝阳化风为中风病的基本病机,故在临床治疗以滋补肝肾、柔肝息风为主要法则,且兼顾标本。针对虚、火、痰、风、气血逆乱等病因,下面就随趣名网小编一起来了解神医叶天士治疗中风病的法则和方药

方药.jpg

补益肝肾,柔润熄风法:

该法是叶氏结合《灵枢·刺节真邪篇》:“泻其有余, 补其不足, 阴阳平复”提出的。主要用于治疗因肝肾虚馁,精血衰耗,肝血肾液内枯,水不涵木,血虚不能荣,阳化内风所导致的中风。症见腰膝酸软、头昏耳鸣,舌淡脉虚等。叶氏该法常用药有:首乌、熟地、生地、枸杞子、肉苁蓉、当归、山萸肉、牛膝等养血填精;石解、菊花、天麻等凉肝之品以“清上”。如钱姓案:“偏枯在左,血虚不荣筋骨,内风袭络,左脉缓大(肝肾虚、内风动)制首乌、枸杞子、归身、淮牛膝、明天麻、三角胡麻、黄甘菊、川石解、小黑豆皮。”本案肝肾亏虚为本,故用首乌、枸杞子、山药、当归滋补肝肾;又见肝风内动,故加天麻、菊花等平肝熄风。

滋阴清肝法:

该法是叶氏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提出的。主要用于治疗肾水亏虚,阴损液伤,水不涵木引起的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为主而导致的入夜不寐,舌红少苔,脉细数一类证候。叶氏该法常用药有: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天冬、麦冬、阿胶等味厚之品滋肝肾阴液,辅以菊花、钩藤、桑叶、夏枯草、羚羊角等凉肝清上之品。如徐姓案:“水亏风动,舌强肢麻,中络之象,当通补下焦,复以清上。熟地、淡苁蓉、枸杞、牛膝、五味、远志、羚羊角、茯苓、麦冬、菖蒲。”本案阴液亏虚明显,故用枸杞、五味子、麦冬等滋补阴液;水亏则火旺,故加羚羊角清肝熄风。

培中制木,降补阳明法:

该法是叶氏结合《素问·痿论》的“治痿独取阳明”提出的。主要用于治疗中土阳明虚衰,虚风内动诸症。阳明脾胃主肌肉四肢,中土虚衰,肝阳失其制而亢动,症见肢体麻木或痿废、缓纵不收,或兼见汗泄不寐、不饥不纳、乏力气短、饮食变痰等。此皆因中土虚衰而致气血阴阳失调,卫气乏源而卫表不固,或由木横乘土,胃受冲侮所致。叶氏该法常用药有:石斛、麦冬、当归、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等养胃益气,健脾培中,又常用陈皮、半夏等降阳明胃土。 如唐(六六)案:“男子右属气虚。麻木一年。入春口眼歪邪。乃虚风内动。老年力衰。当时令之发泄。忌投风药。宜以固卫益气。人参、黄白术、炙草、广皮、归身、天麻、煨姜、南枣。”本案中土亏虚明显,投人参、白术、甘草、大枣健脾培中,益气固卫;同时用陈皮、生姜等降阳明胃土,达到补中而制木的效果。

镇肝潜阳法:

该法是叶氏结合《素问·至真要大论》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提出的。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为本,但阳气升腾太过而导致的头痛头晕、目胀耳鸣、夜不得寐、舌红脉弦等一类证候。虽然肝肾亏虚为本,但此时内风升动太过,故使得阳气得以封藏而不妄动为当务之急。叶氏该法常用药有:熟地黄、阿胶、何首乌等味厚填下;山萸肉、五味子、白芍等味酸性敛以收藏;龟甲、鳖甲、牡蛎、磁石等介石重镇潜阳。如金姓案:“初起神呆遗溺,人厥中显然。数月来夜不得寐。是阳气不交于阴。勿谓痰火。专以攻消。乃下虚不纳,议与潜阳。龟腹甲心、熟地炭、干苁蓉、天冬、生虎胫骨、淮牛膝、炒杞子、黄柏。”本案肝肾亏虚,阴不摄阳,失眠数月之久。药用熟地、肉苁蓉、枸杞滋补肝肾,同时龟甲潜阳,使得阳交于阴而得平复。

涤痰清火熄风法:

该法是叶氏结合《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而提出。用于治疗风阳夹痰火,秽浊横窜经络,蒙蔽清窍,气机堵塞而导致的头昏耳鸣、胆怯易惊、舌歪言蹇、肢体麻木、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叶氏该法常用药有:羚羊角、竹沥、胆星、石菖蒲、钩藤、郁金、贝母等清肝化痰、通络息风。如陈姓案:“脉左数右弦缓,有年,形盛气衰,冬春之交,真气不相维续,内风日炽,左肢麻木不仁,舌歪言蹇,此属中络,调理百日,戒酒肉,可望向愈。羚羊角、陈胆星、牡丹皮、橘红、连翘心、石菖蒲、钩藤、川斛。”本案痰火阻络,肢麻失语。用胆南星、橘红、石菖蒲等涤痰开窍;连翘、羚羊角、钩藤等清火熄风。

结语

综上所述,叶氏结合《内经》的治则治法,提出滋补肝肾、柔肝息风兼顾风、痰、火的“清上实下”治疗原则,补充《内经》论治中风病方药的不足,为后人论治中风留下很多宝贵经验,对中医防治中风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姓名测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