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名人 > 正文

陈粹芬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时间:2020-08-18 07:31:02

姓名测试

  很多人在第一次听到陈粹芬这个人的名字时,都不知道她是什么人物,其实她是***的侧室,如果你对她的个人信息也很感兴趣的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陈粹芬以及相关资料。

陈粹芬

陈粹芬

  陈粹芬

  陈粹芬(18**年-1960年),原名香菱,又名瑞芬,人称“四姑”。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出生***,***的侧室。陈粹芬大约于1892年左右开始陪****,曾随其流亡日本,并曾参与历次**的组织准备工作。后因患肺病,返回**疗养。中华民国成立后,入住澳门孙家,与***原配卢慕贞夫人情同姐妹。后来往于广州、河南、**等地。*******成立后,陈粹芬移***,1960年与世长辞,享年88岁。1980年坟墓由孙干迁移到翠亨村孙家祖坟地。

  生平事迹

  和***结婚之前,***曾和一位鲜为人知的女性有过一段十四年之久的恋情,她被“孙家族谱”称为“孙文之妾”。欲知实情,请看下文。

  世界上再了不起的伟人,也属血肉之躯,孰能毫无情欲?盖人性不变,亘古已然。明乎此,则不致轻率地崇拜某人,自然也不会奢求苛责于人了。

  以婚姻来说,一夫一妻制,殆受西方文化的若干影响。乃系1929年南京国民**颁行“民法”以后的事;在此之前,千百年来,无论就官署法律、社会习俗,与事实认定等,均未排除“蓄妾”之事;至于闽粤风俗,向来皆有“妾侍”及“平妻”之说,其他地区,类此之举亦多,实无足疑讶,毋庸刻意讳避。

  中国旧社会的习俗,男婚女嫁,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八字之合。由一对从未见过面,毫无认识与了解,逞论感情基础的陌生男女,一夕之间,洞房花烛,结成**相守的伴侣,婚后逐渐相处,而培养感情;日久天长,耳鬓厮磨。其结果是:恩爱夫妻团所多有,怨偶离者亦不乏其人。

陈粹芬

陈粹芬

  功成身退

  陈女士虽非出自书香门第,但她甚知人情世故,秉性朴实敦厚,待人和蔼亲切。这是与其共事过的人共同的感觉。宣统年间,曾患当时认为非常严重的肺病,乃回**疗养,居住“坚道”,由尹文楷医师医理。民国元年后,返回澳门,居于孙眉公(德彰)之大屋“风顺堂”四号。民国肇建,中山先生居首功。曾经出生入死、竭力奉献的她,却功成而退,一无所获。

  她既从来不提“当年勇”,更不炫耀自己特殊的身世。她的生活很俭朴,留的是民初女学生的发式,即所谓“清汤挂面头”。根本没曾烫过发,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

  1914年,她再往南洋庇能,与商人陆文辉合股开设树胶园。**第一次出国考察,路过南洋时,曾予资助,请她回澳门居住。据孙满先生云:“(粹芬女士)至1931年间,乘太古公司蓝烟通轮船***,当时并携带一名养女(名孙仲英)回港。前往接船者,只有同志黄隆生、黄惠龙、谭卓勋三人。暂住于九龙弥敦道七二一号三楼黄惠龙家。住了一个时期,然后迁往澳门,租屋居住。至1932年**乃接她两母女到广州东山二沙头渔庐公馆中,并委托她料理其子孙治平、治强兄弟,就读于岭南附中。后来他兄弟二人往上海及南京念大学,她即迁河南白鹤洞,租屋居住,以便仲英走读于真光女子中学。至仲英前往檀香山读大学时,她始迁回广州东山百子路。

  直至广州沦陷后,迁往**九龙之埔道长沙湾道八十号四楼。1936年,***南下广州时,曾亲自托居正,代送上国币3万元,为其建筑房屋居住之用。建筑未完成,广州即告失陷。1937年,仲英由檀香山前往意大利,并复姓,改为苏仲英,在大使馆中,由刘文岛大使证婚,与孙干结为夫妇。1940年,孙干与仲英由意国带同两位儿子孙必胜、必兴***,与她同住九龙尖沙嘴弥敦道一二零号二楼。直至**沦陷后,又转入内地。根据陈粹芬夫人孙子的叙述,具有爱国精神的陈粹芬夫人亲自挑扁担带孙子们上战场与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又迁回广州。”

  读完上面关于陈粹芬的相关内容,你是不是也学到了什么呢?相信我们还会有更多精彩的内容呈现给你们的,敬请期待吧。

相关推荐

姓名测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