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知识 > 正文

吴三桂为什么投清 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

时间:2020-04-20 18:32:01

姓名测试

  吴三桂为什么投清?吴三桂做***,却一直与满清勾结,所以一直以来在中国的历史上都被视为**的写照,但是是什么原因让吴三桂成***,投靠满清呢,真是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吗?

  吴三桂为什么投清

  吴三桂的“冲冠一怒”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一定是为了***这位红颜知己吗?就算是的话,那是为了红颜的色呢?还是为了与红颜的情呢?是为了红颜的安危呢?还是为了替所谓的红颜报仇雪恨呢?另外,有没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为了红颜,而且借着红颜的名目,为了其它的一些目的呢?先来看看吴三桂这个“小桂子”“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时,李自成已经攻下北京城,****已经吊死在景山。吴山桂手握重兵自宁远前线正往北京赶。说是往北京赶,其实他走得一点也不急。因为这一路上,他这趟公差的性质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刚离开宁远的时候,是为了勤王。这时候,****还没寻死,北京城还没被攻下,满北京城的人都在“望桂止渴”,但事实证明“望桂止渴”远没有“望梅止渴”管用。吴三桂自己也吃不准形势的发展,他心中最重要的根本是怎么保存自己的实力。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谁都知道枪杆子的重要性,人马没了,什么资本也就都没了。就在这种心态下,正在蜗牛式前进的吴三桂等到了李自成改朝换代的消息。这下连大明朝的**老儿都没了,也就是“明朝那些事儿”都彻底谢幕了,吴三桂的勤王一下子就变得没有意义了。但不要紧,只要手上有人有枪,你就是在杵在那儿发愣、发呆都一样有意义。这时候李自成劝降的信也一封接一封地到了。吴三桂在再三权衡之后,决定归“顺”——也就是投降由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朝。既然归顺了,那就不能不去朝见啊,所以队伍还是继续向北京城开拔。一般人们会以为,这时候吴三桂的心情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了,没烦恼了嘛,终于选择了归“顺”。人在有选择的时候最不轻松,等选择完了,哪怕错了,也会在心理上轻松下来。但是吴三桂并不一样,他反倒心理负担更重了。为什么呢?我觉得这和吴三桂这个人的性格有关。

吴三桂为什么投清

吴三桂为什么投清

  我们看史料会发现,吴三桂这个家伙有个很奇特的地方。他有时打仗很勇猛,可有时打仗也很懦弱。有时坚守阵地,就剩几个人他也能孤军奋战;有时当逃兵,逃起来比谁都快,而且要么不逃,要逃他总是第一个逃。按道理一般人不这样,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做事风格很不统一。我有时候会遐想,会不会因为他是高邮人呢?高邮盛产双黄蛋嘛,你看秦少游也是高邮人,史载秦少游长的很粗壮,很有男子气概,可写出来的词却是比女人还婉约的婉约词。这是不是也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当然,我这只是瞎想,遐想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瞎想。其实,吴三桂性格的变化也不难理解,这个看似矛盾的背后有着重要的统一,那就是——赌徒心理。

  敢赌的人有时候会出奇的勇猛,因为他会不顾身家性命,会把所有的一切都押上。但有时他们又是疑心病最重的人,我们看到**拍过很多《赌神》、《赌王》、《赌圣》这样的赌片,我们会发现对于一个成功的赌徒而言,比技术还重要的是心理,揣摩对方、揣摩局势而又不让对方和别人揣摩到你,可以说就是赌术中的“葵花宝典”了。所以在这种心理下,吴三桂对局势的判断决不是接受一个招降的形式这么简单。也就是说,他虽然口头上已经归顺,但事实上他的队伍走的还是跟原来一样慢,甚至比原来还要慢,这说明他还在等,他还在看。他根本不会因为一句答应投降的诺言而彻底轻松下来,而这才是那个可以在乱世中生存下来的吴三桂。

  喜欢为吴三桂开脱的史学家常引用的一种说法是,此时满人关外屯兵十万,李自成有兵号称百万,而吴三桂只有四万多人马,他要么联闯抗满,要么联满抗闯。我就奇怪了,为什么非要二选一呢?这为什么就不能是一道多选题呢?

  首先兵力上并不像表面说的那样。满人关外不过十万兵,也就比吴三桂多一倍半,况且他要是弄个朱家的什么人先当个小**什么的,各地勤王的兵力应该还有不少,而且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历朝历代这样干的多了。闯王那号称百万的就更不用提了,曹操号称百万,赤壁之战被孙刘联军五万人给破了;符坚号称百万,淝水之战给谢玄五万人给破了。闯王这百万后来不还是被吴三桂的四万精兵冲得支离破碎了吗?

  其次,如果嫌身处夹缝、左右为难的话,你完全可以别站在夹缝那儿嘛。有人常说,他若既不降满、又不降闯的话,那他在山海关一线一定守不住,因为前有强敌、后无粮草,这怎么也支撑不下去。这倒是实话,但你可以走啊,天地这么大,你可以把那块紧张的夹缝之地给让出来嘛,让出来后满人与闯王就得面对面,而你吴三桂不过四万人马,可以不引人注意地保存实力,一直保存到他们两败俱伤后你再打出“复明”的旗号而出嘛。

  其实这一招没什么难的,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如果吴三桂弃守山海关,那李自成就要直接面对满人的进攻。古人常说“坐山观虎斗”,你觉得那两只都是虎,你打不过,你可以等两只老虎互相打完了你再出来做**嘛。我觉得这应该是吴三桂当时最好的选择。至于说他到哪里去,给养怎么解决,我觉得都不是关键问题,因为这些都是战术的,而不是战略的。但吴三桂为什么没有这么选择呢?也就是说他为什么没有先撤身出来观看一下局势再说呢?那是因为他已经——深陷局中了。

  一个赌徒入局之后,就再也不会有旁观者的心态与思维方式。吴三桂在这场蜗牛行军过程中的选择倒确实是“联闯抗满”或者“联满抗闯”的单选题,因为赌局里的做局是要有同伴的,这是基于风险的分担原则,而吴三桂始终不敢独成气候,说实话也是怕风险太大。所以他要找人入伙,他考虑的并不是像有的史学家说的那样,是找人联合的“利”,而是找谁不找谁的“弊”。

  用股市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也就分析家总要提醒股民的一句话:“不赔就是赚。”所以虽然进入股市的人是为了赚钱来的,但真正成功的股市弄潮儿都是首先考虑怎么“不赔”的。吴三桂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毫无疑问是明清政坛里成熟的“股民”,所以他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赚到什么,而是怎么“不赔本儿”。联闯恐怕最能不赔本,毕竟同为**嘛,但联满则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担忧,也就是早晚会被人猜忌与瓦解兵权。事实证明,后来也确实是这样,所以最后吴三桂在当了清朝的“小桂子”后还是反了。所以在去北京的路上,吴三桂定下了联闯抗满的基调,虽然有个人名节、家族人质上的考虑,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应该在于其保存实力的风险意识。

吴三桂为什么投清

吴三桂为什么投清

  但即使这样,吴三桂也不能完全确定。所以他还在边走边看。当探子来报,闯王攻下北京后,纵兵劫掠,京城大乱,他们吴家也被劫的时候,他还是很镇定的说“没事,等我到北京,他们就会把抢走的东西还回来的”。吴三桂会看重那些被抢走的东西吗?

  当探子又来报,说闯王手下刘宗敏绑走了吴三桂他爹吴襄,还拷打了老爷子,要勒索钱财的时候,吴三桂说“没事,等我到了北京,他们就会放人的”。吴三桂连他亲爹被人抓起来拷打也不担心吗?

  当又有人来报,说刘宗敏贪恋如夫人的美色,已经把***给抢走了的时候,吴三桂终于拍案而起,说“男子汉大丈夫,老婆都不能保护,这怎么行呢?”于是就下定了联满抗闯的决心。《清史稿·吴三桂传》里记载这个转变时只说了一个字——“怒”,然后就是“还击破自成所遣守关将”,就是说他退起来退得非常快,而且是经过一场战斗打败了李自成的守关将退走的。

  传统上认为他是为了保家人的性命才归“顺”的,我觉得这种常理只适用于一般人,但并不适用于吴三桂,因为他爹被抓起来而且被拷打,就已经说明家人的性命有危险了,这不需要等***被抓走才能被证明,可他依然很有信心,而且依然慢吞吞地进军。但当***被抓走后,他的信心一下就没了,就怒了,就反了,而这一怒、这一反也就把全家人的性命都抛弃了,后来果然吴家三十余口都被杀,吴三桂应该会料到这个结果,那么他若以保全家人性命为出发点,怎么可能因***的消息而轻易地改变这个出发点呢?

  有人说,这正表现了他对***的情义嘛!那这样的话,也就是说他爱***甚于爱他全家人了?如果是这样,他更应以***的性命为重,火速赶往京城搭救,反了的话,不是也要置***于死地吗?而且《清史稿》里说他这时的表现是“怒”,而不是“急”,要是出于关心,那就应该是“急”;因为出于羞辱,那才会是“怒”。也就是说***的被抢实际上是激活了一个中国男人传统的财产心理。

  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他进与退的速度变化。他前往北京走得非常慢,但返回山海关的速度却非常快。这说明,他进的时候是一直处在犹豫与犹疑之中的。甚至我觉得有一种可能,***被抢而导致的“怒”只是吴三桂这个高明的赌徒的表演而已。

  在答应归顺之后,吴三桂的北京之旅依然走的慢条斯理,这其中体现了吴三桂还在反复对这个决策进行衡量,而衡量的标准就是保全自我实力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当听到财产受抢时,这时他还有信心,但已经有些怀疑,所以他关心的根本就不是那些被抢走的东西,而且通过被抢可以看出李自成手下对自己的态度;当他老子吴襄也被“抢”走而且遭了打时,他的信心已经开始有巨大的动摇了,但是还没到下决定的时候,所以他还说没关系,试想一个儿子在听到老爹遭受如此遭遇时怎么还能如此平静呢?就是因为他这时脑子里考虑的事情根本不是父子情;当***被抢时,这成了他确定疑惑、改变主张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我认为,即使不是***被抢,再有一件什么事来,也极有可能起到这“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对于赌徒来说,当一件事儿的概率变大或变小的时候,他需要一个表面的理由来给出做决定的依据,而***正是吴三桂的那个“表面的理由”。

吴三桂为什么投清

吴三桂为什么投清

  这样看来,这位“小桂子”的“冲冠一怒”,有可能是只是演戏,也有可能是因为男人的羞辱感,但怎么都不像是出于爱。有人会质疑,这种男人为女人而有的羞辱感不也折射出男人对女人的爱来吗?这就要说到我质疑后人拿***为吴三桂说事儿的第二大理由了,那就是他们之间有爱吗?

  吴三桂是怎样认识***的呢?我们知道***是秦淮八艳、江南名妓,吴三桂是不是早就对***因慕名而倾心了呢?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据多种文献记载,吴三桂是在****的岳父田宏遇家里认识***的。当时吴三桂因为是手中握有重兵与实权的大将,越来越被****所倚重,当各方面都越来越吃紧的时候,**帝把吴三桂叫到北京来加封。吴三桂成天价在山海关一带驻扎,虽然是一方诸侯,但北京城的繁华毕竟不常见,这回又是来受封的,各方面都巴结得很,所以心里别提多得意了。这不,连**的老丈人都得巴结他,所以心里难免飘飘然。就是在田宏遇为他准备的宴会上,他见到了田宏遇为他精心准备的这一件礼物——歌****。

  吴三桂当时就看直了眼,管她是歌女还是名妓,当时就娶回家当小老婆了。这说明吴三桂对***根本就不了解,他只是见了她的美色心动了而已,那心理不过是陈奂生进城捡了个宝贝而已。

  这里还有一个证据可以看出吴三桂对***是不了解的。***是田宏遇为了巴结**帝特意从江南抢来的。这个田宏遇很懂得推陈出新的道理,他怕女儿田贵妃不能长久地在**身边得宠,就四处搜罗美女进献给**帝,哪知道身处内忧外患中的**帝根本就不好这口,所以这个***被送进宫中两个月后,又被退了回来。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动过的女人了,在古代你动**动过的女人,那绝对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吴三桂再是个胆大的赌徒,也不会胆大到这个地步,而他欣然接受***就说明他对这些根本就不知情。

  既然对***这段众所周知的经历都不知道,这说明他此前根本不了解***的一切,他对***的钟爱也不过就是建立在男人好色的心理上而已。

  事实也证明,一旦***年老色衰,吴三桂也就立即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在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为云南王,按道理,***应该是正室王妃,但***拒绝了受封。后来吴三桂又移情别恋,另娶了一个老婆做正妃,结果在这个正妃大老婆的唆使下,屡次要杀****,***不得已在尼姑庵里了却残生,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的悲哀。所以可以肯定地说,那个吴三桂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爱***的男人。

  综上所述,吴三桂为什么投***的 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可能原因都是借口吧,可能真正的原因是所处的位置不同吧,一个代表的是农民阶级而另一个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希望这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姓名测试

友情链接